清華長庚醫院借鑒臺灣長庚紀念醫院模式引入Attending(主治)醫師制度與相應的“醫師費”薪酬體系,被寄望為撬動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千斤頂”。北大國際醫院堅持探尋社會資本辦醫道路,更加靈活的所有制形式也讓其“優勞優酬”體系更能體現醫生個人和團隊醫療能力在市場和患者中的認可度。
  一個是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的堅定“探路者”,一個是要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的台資捐贈大型醫院,過去兩周內,北大國際醫院和清華長庚醫院相繼開業、迎診,在京北引發新一輪醫療資源的整合與競爭。
  無論在醫療圈,還是有醫療需求的普通公眾中,沒什麼能比優質醫療資源的重新配置和聚集更令人關註。11月28日、12月5日,清華長庚醫院、北大國際醫院相繼開業應診。兩家醫院,分別依托清華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兩個實力雄厚的醫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平臺。盛名之下,優質醫療資源的聚集,似已成“虹吸”之勢。
  與此同時,兩家醫院都打出“為醫改探路”的旗幟,與超過10年、歷經兩輪醫改的曲折籌建經歷相呼應,也足以吸引社會各界的矚目。
  而放眼北京,北京市中醫院、安貞醫院,正在通過托管、籌資建分院等方式,將自己的品牌和優質醫療資源,向京北輸送、擴散。以北大國際醫院為中心起點的北京大學醫療城,亦在位於G6和G7兩條京北交通大動脈之間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中,“平地起高臺”。
  京北,從醫療資源的貧瘠區,似乎一躍成為優質醫療資源的盤踞和競爭重鎮。
  接下來,在“深水區”跋涉多年的中國式醫改,是否能在京北取得實質性推進,還要看兩家中國最頂尖的大學醫院,能否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協同突圍——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鯰魚效應
  強調醫療服務價值的優酬高薪、國際化臨床應用和醫學科研平臺、更大的晉升空間,都足以讓中青年醫生拋下公立醫院的“穩定”,踴躍嘗試。
  新建醫院要樹立品牌,最關鍵也最稀缺的資源,就是好醫生。如今,在暗波洶涌但受縛於現有人事薪酬、職稱晉升制度而錶面平靜的醫學人才市場,北大國際醫院和清華長庚醫院的進入,正凸顯出“鯰魚效應”。
  強調醫療服務價值的優酬高薪、國際化臨床應用和醫學科研平臺、更大的晉升空間,這都足以讓中青年醫生拋棄公立醫院的“穩定”,踴躍嘗試。
  海澱區衛生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以來,海澱區屬醫院已有10餘人辭職,跳槽到北大國際醫院。其中包括一位產科“一把刀”,北大國際醫院開出的薪酬,是高薪和獨立組建團隊、國際交流的誘惑性待遇。
  而清華長庚醫院雖在籌建後期轉變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市共管的公立醫院,但借鑒臺灣長庚紀念醫院模式引入的Attending(主治)醫師制度與相應的“醫師費”薪酬體系,被寄望為撬動公立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千斤頂”。
  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說,醫院從三個方面吸引人才:舒心的工作、體面合理的收入、優越的事業平臺。目前,清華長庚醫院已組建一批包括國內外知名專家在內的醫療團隊(20多位學科帶頭人中,7位是國際專家),主體醫生享有事業編製,同時高水平專家和緊缺人才採用兼職方式。
  複合效應
  兩家醫院共同的改革特質、相似的改革思路,或能產生“1+1>2”的複合效應,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在更大範圍的效益輻射。
  堅持探尋社會資本辦醫的北大國際醫院,暫時不能為醫務人員提供“事業編”。但更加靈活的所有制形式,也讓北大醫院的“優勞優酬”體系更能體現醫生個人和團隊醫療能力在市場和患者中的認可度。
  借助於北大醫學部的雄厚實力,北大國際醫院已分別與北大醫學部附屬的其他6家公立三甲醫院簽署合作協議,6家醫院共計31個學科將安排核心業務骨幹前往國際醫院,以組建科室、醫療團隊等方式,協助國際醫院整合北大醫學部的優勢醫、教、研資源。
  董家鴻坦言,清華長庚作為由北京市醫管局舉辦的第22家市屬大型公立醫院,其Attending醫師制度和醫師費制度,還要考慮與公立醫院現行的三級查房制度和職稱體系相銜接。
  實際上,在建築設計、功能區劃分,以及建立理事會下的院長負責制,實現醫、管分開;跨學科組建醫療中心,圍繞患者服務;借助醫療信息化,打造可控可溯的現代化醫院管理模式等方面,北大國際和清華長庚兩家醫院雖打出了不同的宣傳口號和實現路徑,但目標描述卻呈現出近乎一致的藍圖——以患者為中心的精益醫療。
  過去的十幾年中,兩家籌建伊始就提出要顛覆傳統公立醫院管理模式,引領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國際範兒”醫院,各自歷經曲折,但至今初心未改。
  在北大國際醫院院長王杉看來,兩家醫院共同的改革特質、相似的改革思路,或能產生“1+1>2”的複合效應,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在更大範圍的效益輻射。
  “醫聯體”和“院中院”
  清華長庚三期已計劃引入社會資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設一個國際醫療中心,“希望高端醫療的收入反哺基本醫療”。
  “我不企盼國際醫院的門診量達到1萬甚至2萬人,因為那樣的話,醫院就無法保持原有服務模式。”說起北大國際醫院的定位,王杉一直很堅定——國際一流醫院,“要乾就往疑難重症方向去努力”。
  雖然社會資本持股已達到70%,但北大國際醫院堅持探索混合所有制下的非營利性醫院模式。其大股東——北大方正集團則為此組建北大醫療集團,在維持北大國際醫院的非營利性質同時,發展藥品、醫療器械、體檢、健康管理等醫院上下游的醫療產業鏈。
  基於此,北大國際醫院更註重醫聯體的打造。一方面,依托北大醫學部,與“同門”其他三甲醫院技術聯合,規劃建設36個醫療中心、49個醫療學科。現階段重點發展腫瘤血液中心、眼科中心、婦兒中心、泌尿外科中心和腎臟疾病中心,盡顯北醫優勢醫療資源的整合。
  另一方面,北大醫療在各地併購公立醫院,改革重組,北大國際醫院將為這些地方醫院提供北大的品牌和技術支持。
  此外,與霍普金斯、梅奧等國際知名醫療機構在北京組建聯合品牌診所,吸引國際患者或者本來打算海外就醫的患者,也是北大國際醫院拓展品牌的籌謀之舉。
  與之相比,清華長庚的品牌發展規劃,則貼合大型公立醫院的“擴張”特質。第一、第二階段,是服務於政府提出的“分級診療”目標,與周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小型醫院建立以技術幫扶為紐帶的區域醫聯體,引導居民“小病在社區,大病轉診到長庚”;第三階段,則是“院中院”建設。據媒體公開報道,清華長庚三期已計劃引入社會資本,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設一個國際醫療中心,“希望高端醫療的收入反哺基本醫療”,董家鴻坦言。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北大國際和清華長庚兩家新建醫院,不僅要剋服未來幾個月尚無法納入醫保的政策壁壘,還需有足夠的策略,在吸引社區居民同時,在更大範圍、更多層面,樹立自己“無可複製”的品牌影響力。
  儘管理念相似,目標一致,但在行業觀察者眼中,清華長庚醫院和北大國際醫院,不過是“清北之爭”從教育領域向醫療領域的延伸。
  談起清華長庚這所由臺塑關係企業捐建的清華大學附屬醫院,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也曾坦言,期望建設一所國際一流的醫院,彌補清華在醫科上的“短板”。
  拋開血緣競爭,現實中,回龍觀和天通苑雖然各自擁有40萬人口,但北大國際醫院和清華長庚醫院的規劃床位數合計3300張,顯然遠超出兩大社區居民的“醫療消費”需求。
  按照北京市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公立醫院的床位控制在每千人口4.5張左右,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床位是每千人口1張以上。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鐘東波介紹,政府規劃已不存在對社會資本辦醫的壓制,但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社會辦醫,要想更好活下去,由市場決定。
  過去數年,作為北京的經濟新區和新的居民聚居區,北京北部已吸引不少三甲醫院以多種形式來此建分院。
  除已開診兩年的積水潭醫院回龍觀分院,北京市中醫院已托管順義區中醫院;北京安貞醫院昌平分院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雲醫院”,也在籌辦、掛牌中。
  與上述既有醫療“巨頭”的分號相比,北大國際和清華長庚兩家新建醫院,不僅要剋服未來幾個月尚無法納入醫保的政策壁壘,還需有足夠的策略,在吸引社區居民同時,在更大範圍、更多層面,樹立自己“無可複製”的品牌影響力。
  正如12月5日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在北大國際醫院的開業典禮上所說,“要破解醫療體制改革這個大難題,北大國際醫院還須‘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原標題:京北“較勁”醫改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cgkhlhqpgk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